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游戏新闻 游戏新闻

第五人格简单折纸-第五人格教程折纸

tamoadmin 2024-08-28 人已围观

简介1.幼儿园如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2.写给五岁儿子的一封信3.课外活动方案4.《草》教案5.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6.作文,当爱抵达深处可以有什么比较新意的素材幼儿园如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与环境积极有效互动的研究报告莆田市荔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课题组 内容摘要: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发展重要教育,如何充分挖掘利用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幼儿园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我园立足本园实际,以

1.幼儿园如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2.写给五岁儿子的一封信

3.课外活动方案

4.《草》教案

5.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6.作文,当爱抵达深处可以有什么比较新意的素材

幼儿园如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第五人格简单折纸-第五人格教程折纸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与环境积极

有效互动的研究报告

莆田市荔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课题组

内容摘要: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发展重要教育,如何充分挖掘利用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幼儿园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我园立足本园实际,以《纲要》为指导,以皮亚杰的建构理论和陈鹤琴对环境的相关论述为研究依据,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旨在通过实践研究提高教师对环境教育价值的认识,探索如何合理创设和利用幼儿园的各种环境,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真正推动和提高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 心理环境 互动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活动与表现提供机会与条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儿童发展是在与环境互动中实现的。环境是幼儿活动的凭借,也是幼儿活动的对象,环境的影响伴随幼儿身心成长的全过程,对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素质的形成,对发展幼儿智力和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环境不仅仅是幼儿学习的一种背景,一种支持,更是一种活动课程。因此幼儿园教育要十分重视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但在我们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会忽视环境广泛意义上的教育价值,将目光局限于外显的教育功能上,或无法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对幼儿的综合影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环境所蕴含的可能教育价值,使幼儿无形中少了一位隐性教育的教师。我们认为创设具有丰富教育价值的环境,引发幼儿不断与环境积极“对话”,使之成为环境中真正的学习主人对幼儿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要如何有效地挖掘利用有限的环境,吸引幼儿与环境积极有效互动,使环境真正能成为影响幼儿成长的隐性课程,从而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和谐发展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着眼点。

纵观目前各地园所在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发现虽然大家已取得一些实质性的成果,如发现了环境对幼儿发展影响的具体表现,挖掘了不少的环境等,但总的来说还是较零散的,特别是在心理环境创设的研究上还非常表浅;同时在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研究,并从教育实践研究中提升、总结出教育规律这两者间的互相转化还较薄弱。为此我们认为无论从解决我园的实际问题角度出发,还是从实践与环境教育理论和思想角度来说,这个研究都是十分有意义。

二、关键概念的界定

(一)教育环境。新《纲要》提出: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教师的态度、管理方式应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由此可见,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不仅指有形的幼儿可直接参与的物质环境,如活动材料,设施等,也包含了无形的但具有可亲近性的心理环境,如师幼的对话,活动氛围等。本研究中的物质环境主要为区域材料和墙面。

(二)幼儿与环境互动。即幼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不仅是指幼儿在教师有意识创设的教育环境中进行学习,还包含在幼儿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过程的自由探索和个体成长。在环境隐性剌激中与之积极互动,幼儿的学习主体意识被激发,个体的主动和谐发展将成为可能。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时间:2004年6月-2006年6月

(二)研究方法:主要取行动研究法,并根据研究需要,辅之以文献研究、案例研讨、经验总结等方法。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以《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为指导思想,以皮亚杰的建构理论和陈鹤琴对环境的相关论述为依据进行研究。

(一)研究目标:

1、引导教师进一步领会新《纲要》的“环境即教育”的精神,为教师树立环境课程论理念统一认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2、探索在教育实践中如何深入挖掘各种教育环境,发挥“环境即教育”的作用,积累相关经验。

3、探索如何加强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使幼儿主动、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1、创设良好的区域材料、空间,促进幼儿与环境积极有效的互动

2、创设互动墙面,促进幼儿与前面积极有效的互动

3、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与环境积极有效的互动

五、研究步骤

(一)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通过收集皮亚杰建构理论文章和陈鹤琴环境论述及相关教育案例,组织教师学习、分析、研讨,帮助教师进一步领会新《纲要》中的“环境即教育”精神,完成从认识到行为的转化工作,从根本上保证我园在研究中不走偏方向。

(二)制定,保证课题实施方向

课题组成员碰头,共同研究,制定课题实施的具体,进行指导人员的分工;三个子课题组组长制定相应的子课题研究,为课题的实施提供操作方向。

(三)实施研究,挖掘教育环境

在研究指引下,三个子课题分别根据研究内容的特点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寻找切入点展开实践研究,挖掘利用环境,收集相关研究材料,积累相关经验。

(四)开展研讨,提高分析研究的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不定期碰头,或进行理论学习,或案例分析,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困难,群策群力,寻找研究突破口;子课题组成员隔周研讨,交流各子课题组开展情况,分享经验,并把困惑提出来与大家共同研究,听取别人建议,借鉴可取经验,取长补短;不定期邀请省级幼教专家吴荔红教授来园进行现场诊断与指导,让一线教师在与专家对话中得到理论指导,为下一步研究理清思路;子课题组不定期向全园开展观摩汇报活动,通过展示各子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给教师的继续研究注入新动力。

(五)改革措施,保障研究顺利有序开展。

为了使研究更加顺利有序地展开,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些相应的制度、规定的改革与调整。1、2005年1月制定子课题研究制度,并于3月开始执行,保障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2005年3月改革了区域反思记录及案例分析记录等的文字书写方式,引导教师善于捕捉有价值的教育现象,进行有意义的文字记录。如案例分析记录调整为:情况实录(一) →出现的问题→可能的原因→策略与调整→实录(二)的记录方式,使教师的观察和分析更有针对性和深入。3、2005年4月带班制度与保育员配班制度的改革,每天两位教师均下班,保育员一周两次协助组织区域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全园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

这五个研究步骤根据研究需要灵活调整,以保障整个研究的顺利开展。如在研究过程中,当各子课题组遇到新的困难和问题等小组无法解决时,园部课题组就组织全园教师进行集中研讨,群策群力,或邀请专家来园进行现场诊断与指导,为教师的研究进行必要的启迪与点拨。

六、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长达两年的实践研究中,我们本着“从教育实践中来,到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原则,将课题研究放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研究与教学融合,教学为研究提供空间,研究改善了教育行为,教研并行,研教并重,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提高了教师对环境创设的认识

在开展本课题研究前,只有55.8%的教师对教育环境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认为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物的要素,也包括人的要素。在创设良好物质环境的同时,更要营造对幼儿有激励作用的良好人际环境和精神氛围。而有38%的教师则将教育环境等同于物质环境,认为环境是指孩子可以直接接触到的,是看到见摸得着的有形物。将环境创设主要理解为物质环境的创设,忽略或分割了精神与物质环境创设的关系。另有5.2%的教师将教育环境局限为班级环境,将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理解为班级环境创设,将班级环境创设理解为墙饰。

经过长达两年不断摸索研究,有88.9%教师从狭义的环境观中摆脱出来,较深刻的理解了《纲要》中强调以终身教育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广义环境观。领悟到了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环境不仅指向有形的物,它还应包含无形的一些与幼儿进行学习活动有关的东西,如幼儿间的合作方式,教师的指导策略,教师对孩子行为的态度,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划分及材料的准备等。它不仅涉及面广了,层次也深了,而且从有形扩展到了无形。这些认识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进行环境的创设时不再仅仅是把着眼点放在有形物的投放上,可能还得思考幼儿参与的方式及教师对孩子活动的指导度,包括什么时候介入什么时候隐身;环境的创设也不仅是指合理的活动空间的划分与布置,更要考虑活动中活动氛围的营造;另外材料的投放不仅要考虑年龄上的差异也要考虑同一年龄段可能出现的幼儿个体的能力差异,因此教师的观察思考能力被提到了第一位,学会观察成为了这个研究中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基本功。

2、明确了师幼在环境创设中的地位

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因此幼儿是环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重视幼儿对环境创设的参与,把孩子当成环境的真正主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们研究前期问卷中,有29.4%的教师认为自己班上孩子创设环境参与度高,但实际观察发现只有17.7%的教师班上的幼儿

能真正参与环境的创设。由此可见,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高控制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部分教师在创设时考虑的是“我想怎样布置?我认为应如何创设上?”。

陈鹤琴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因此,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引导教师将精力主要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最大可能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上。经过两年的实践,有55.6%的教师能让幼儿真正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这种参与更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使幼儿有改变环境的成就感和责任感,也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大班墙饰《折纸大世界》,由于教师的“放手”,幼儿就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提出见解——自己协商设计布局(天空、草地、树,花、海洋)——师仅提供颜料,其他材料幼儿自己收集——幼儿分工合作布置背景图——区域活动时看书折纸分类粘贴——不断丰富——提出新问题(创设适当的汉字环境,与汉字交朋友——墙饰内容不断拓展。)从中不难看出,在孩子全身心参与环境创设的同时,教师则隐身于整个环境创设活动的背后,相信孩子,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并在需要时给予一定的帮助,为幼儿的继续学习搭起桥梁。

3、积累了一定的环境创设经验

⑴、目标物化,应用材料实现幼儿个性和谐发展。

皮亚杰认为:成人对儿童提出的新要求,必须让孩子通过认识上的不断运动建构新知识,成人无须强迫儿童学习,而是创设条件,鼓励儿童通过活动材料和各种事物相互作用,认识由此发生发展。从这个层面来说,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目的。而活动中材料是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它就像是一位无形的教师,会自动引导、诱发甚至直接决定幼儿进行学习活动的结果。因此材料在一定意义上承载着成人即教师的教育意图,而幼儿就是在教师这种有意识提供的材料刺激下探索学习的。在开展课题研究前,有高达53%的教师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随意性极强,只有11.8%的教师能根据目标和幼儿兴趣来投放材料。两年的研究,使教师逐步从随意——根据目标安排——根据目标与幼儿兴趣相结合——将教育目标和内容、期望幼儿获得的经验物化在材料之中,使幼儿通过与材料充分互动获得相关经验,从而实现材料的最大教育价值。如:大班建构区《房子》系列活动中,教师所拟定的阶段目标是:1能有目的有的选择所需搭建材料;2、具有较强的合作游戏意识。老师便提供了建筑物的设计图纸(有画报上剪下来的,也有幼儿自行设计的),幼儿据此来选择材料建构,学习方向性就很明确了。同时为了使幼儿的合作更频繁更自然达到第二目标,教师又提供了许多大纸箱。要将它们搭好最少需要两种合作:第一种,将两个以上的纸箱固定在一起时(即围合)需要至少两个人合作才能用透明胶将其捆好。第二种,将所有纸箱搭起来是一个人不可能完成的,必须多人合作,而且要商量好才行。正是在这种指向目标的材料刺激下,幼儿主动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正是在材料的推动下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发展,达到了教师所期望的教育目标。

⑵有效观察,适时支持幼儿与环境有效互动

《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和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过去活动中,教师更多充当的是一个行动者。这种行动在很多时候干扰了幼儿的正常探究,阻碍了幼儿发展。如何进行有效观察?何时介入?如何介入?是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最经常考虑的问题。从盲目行动——盲目观察——有效关注——适宜支持,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教师逐步与幼儿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真正成为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如:中班主题系列活动——《金鱼》中“给金鱼喂食的方法”:刚开始小朋友带来的鱼食都悬挂在自己的鱼缸边,由金鱼的小主人来给金鱼喂食,可不久出现了其他幼儿乱喂撑死金鱼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幼儿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之初,教师扮演了倾听者和观察者的身份,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当幼儿的观点进入无法统一,已经影响活动深入时,教师适时地介入了,给幼儿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那今天喂过的打勾,明天小朋友不知道这个勾是哪天的,怎么办?”巧妙的支持了提出有建设性意见的幼儿的观点,又使活动推向深入。果然,在教师的设问式的“帮助”下,幼儿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活动过后,该班教师这样写到:我们发现,虽然孩子的思路比较肤浅,但是老师一定不要急于告诉幼儿解决的办法,而是会懂得引导孩子利用他们已学过的本领,一步一步地学会把问题解决好。当孩子们看到自己又成功地解决了一个问题,都兴奋极了,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了,对学习的态度也会越来越积极。

⑶合理布局,发挥有限空间的无限教育价值

由于幼儿人数偏多,班级活动空间相对局限,活动空间的安排与利用是否合理,不但直接关系到幼儿间的交往与活动,也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情绪和深层次探索学习的可能。如此,做好这一空间拓展的研究工作就显得极其重要。小班教师根据自理区所操作的材料比较多,需要的空间比较大,就把它安排在活动室左边,把左边三小组的桌子拼在一起,尽量减少桌子的空间占位,腾出较大的空位使幼儿操作和出入更方便。同时把操作材料投放在桌子的四周,这样幼儿可以围着大桌子,以流水线的形式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各种材料。她们还改变了数学区往常桌面操作的方法,把需要安静操作的数学区移到活动室最前方靠墙的位置,铺上软毯,围上小矮墙,占位较大的操作材料比如大嘴巴小动物和天线宝宝纸盒等都粘贴在墙上,省去了摆放桌子的空间位置,充分利用墙面的作用,拓宽了有限的空间。还有一些数量配对或按数取物等活动也可以轻松地坐在地毯上完成,既能安静操作又便于交流。另外用小矮柜隔离的这种低隔断使教师的视线能随时注意幼儿的活动情况,有利于教师观察指导,幼儿在区域的流动与合作就更频繁了,互动更积极,环境的教育价值被充分挖掘出来了。

4、创设互动墙,中的物质挖掘了墙面环境的三大功能

(1)教育功能。环境对幼儿的教育功能是得到幼教同行普遍认同的。在我们研究中,“主题墙面”为孩子在主题活动中的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中班主题活动《蛋宝宝》中,幼儿利用图画和照片,剪报等形式将主题墙铺设得丰富多彩,同时还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增添了多个版面,如“我的发现”、“超市”、“创意坊”等,将教室的氛围充斥在“蛋”这个气氛中。每个版面都能让老师、家长感受到幼儿学习、探索的过程和在探索过程中表现出的想法和智慧。可以说幼儿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将自己的收获通过墙面环境充分的得到展示,使墙面环境成为“会说话”的展示平台。

(2)提醒功能。环境是可以“说话”的,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以诱发孩子积极行为,让孩子凭借自身的思考、判断、协商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获得经验,建构自我服务意识,而且墙面环境像一位无声的老师,时时在提醒幼儿应该怎么做。如中班的案例“水龙头的创意,”教师通过将幼儿讨论得出的洗手注意事项以图示的形式是呈现于盥洗室墙面上,孩子的洗手规则自然而然形成了。

(3)派生功能。墙面环境的作用不仅是引发幼儿的互动活动行为,也不是幼儿单纯与墙面环境的直接互动,它也可能是墙面环境所给予的刺激,是从墙面环境互动中所延伸出的一系列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墙面环境就如一个引子,如果没有了一定的墙面环境给孩子的剌激,可能也就没有了后面一系列探索学习活动。中班的案例《争取床头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墙面上的一些挂勾引发孩子的思考,孩子提出了要如何放置午睡时衣物这个问题,并由此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如竞选活动“毛遂自荐”、“画申请书”等。

5、掌握了一定的抽象范畴的研究方法

“心理环境的创设”是一个较为抽象范畴的研究,对于缺乏相关理论支撑的一线教师来说,这个研究无疑是一个挑战。在经历了迷茫,摸索,尝试、领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找到了个案例研究做为研究的抓手,为我们进行“良好心理环境的创设”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思路。由于个案研究的研究对象具体明确,研究视点集中,教师可以边研究边学习边调整,这为以后的案例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个案研究《陈茜小朋友情绪化的原因及改进策略》中,教师通过收集相关理论文章,小组研讨等活动学习用相关理论来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学会了分析孩子行为背后可能的心理原因;在个案研究《占云飞拒吃点心》中,教师已能尝试从心理范畴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表现,并借助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整个研究进行跟踪记录,通过VCD摄像、照片、文字记录等方式尽可能地保留了研究过程中幼儿与教师所创设的心理环境互动的痕迹,很好地再现了整个研究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把研究目光转向了幼儿园教育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幼儿午睡困难、幼儿周一拒绝来园等现象,在观察基础上尝试运用心理学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表现来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通过解读孩子的心理,营造出幼儿乐于接受的集体氛围,改善幼儿的心理状态,提高了幼儿的生活学习质量。在这个研究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研究记录方式:原始观察→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可能原因→寻找研究切入口→取策略→再次观察→推进干预等……为心理范畴的研究积累了经验。

6、寻找到了良好心理环境的基本判断指标

在不断研究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心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心理环境却不是不可触摸,无法感知的。相反,它是可视的,物化的,即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可以通过外部的可感知的现象,如师幼间的平等关系,教师的言行态度,班级愉快的活动氛围等指标来判断的,它是有“章”可循的。这一认识从根本上支持了我们子课题的研究思路,也使幼儿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得到了生动活泼的发展。

(1)尊重,理解幼儿,把幼儿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总览《纲要》,我们深深感到其中贯穿着这样一种思想——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发展需要为本。这种教育理念首先要求我们“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面的个体差异。”幼儿是一个体的人,来自不同背景和家庭,有着独特人格和性格特点,教师要用一种理解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看到他们的现实水平也相信他们的发展可能。只有这样才能以一种包容,接纳的心态去面对每个孩子,才有可能促进每个孩子的成长。在小小(1)班个案研究《姚益欣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原因与策略》中,教师在发现孩子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后,尊重幼儿的选择意愿让她坐一旁先看别人活动,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在认真观察后老师发现孩子行为背后是有原因的,这个孩子从小就性格内向,较少和同伴玩。游戏是孩子的最爱,有心的教师利用孩子爱玩游戏的天性吸引她先和老师一起玩,再慢慢过渡到参加集体活动,孩子的社会性行为在老师的理解与等待中萌发了,很快就成为了集体中的一员。而在案例《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迎接幼儿愉快来园》研究中,教师遵循陈鹤琴所提倡的“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思想,以平和的心理接受了幼儿在来园时的个人感受和表现,在幼儿来园时不再诱导幼儿一定得问好,由此减轻孩子心理负担,随后教师尝试了解幼儿的心情及行为表现的原因,并从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入手:如先问好,和孩子谈谈心等方法开始,逐步让幼儿开口,乐意和老师问好,及至聊天,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平等的师幼关系,幼儿的愉快情绪就从来园这一刻被调动起来。

(2)营造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注重幼儿的情绪体验

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是幼儿学习知识,获取经验、习得能力的前提。而一个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不仅指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学习,还应包含良好的师幼、幼幼间的交往交流,教师对幼儿行为表现的反应态度等。只有当孩子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他才可能按他发展需要的方式与环境互动,那么这个环境对他而言才是积极有效的。因此,在进行案例研究《我们爱看图书——良好阅读心理环境的创设》中,教师实践陈鹤琴“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教育思想,通过布置如图书馆一般的阅读氛围,调整图书角位置,改变阅读方式,播放轻声音乐等方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爱看书”的氛围,调动了幼儿看书的兴趣,同时由于教师认可幼儿不同的阅读水平和方式,鼓励幼儿分享交流阅读感受,并支持他们以各种方式表现自己的阅读体会,使幼儿越来越原意看图书,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阅读真正内化为孩子自身的需要。可以说,正是在教师所创设的自然愉悦的环境中孩子将教师的教育期望一步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需求。

(3)家园协调一致,建立和谐统一的人际关系

陈鹤琴先生提出:幼稚教育是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总和。幼儿良好情感、态度的养成教育仅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培养。在本课题的所有案例研究中,家园协调一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案例研究中,我们通过发放亲子活动单“听听谁的声音最好听”,请家长在家也为幼儿创设“轻声细语”的语言环境,随时督促幼儿不大声喊叫,并以身作则,营造文明用语的交往环境,使孩子的倾听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在案例研究《我们爱看书——良好阅读心理环境的创设》中,让家长利用周未时间带孩子到图书馆参观阅读,感受图书馆安静的阅读氛围,形成初步的阅读规则意识,为幼儿良好阅读心理环境的创设打下良好基础;在其他个案如《占云飞拒吃点心》《方子恺进餐焦虑心理分析》等研究中,我们都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和谐统一的心理环境。

七、结论

(一)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自我成长。两年的行动研究,使教师掌握了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通过研究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教师学会了以别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发现了自己专业方面的困惑、问题、提高了自己教育行为的自觉性和理智性。从研究成果看,通过课题研究中的专业培训和相应理论学习,教师的理论素养得到相应的提高,对教育环境认识不到位的百分比为零,对教育环境有深刻理解的教师从原有的55.8%发展到88.9%。55.6%的教师在如何环境创设中能将目标与幼儿兴趣爱好相结合?较研究前提高了43.89%,教育认识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可见,行动研究法十分适合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教师在审视自己的实践和教育经验的同时,通过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促进了自身专业素养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实现了环境、教师、幼儿间的积极互动。教师的教育认识的提高和教育行为的改善不仅为幼儿创设了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更为幼儿创设了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的心理环境,使幼儿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被尊重感和受接纳感,幼儿的情感、态度、行为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与环境积极互动的比率大大提高,幼儿参与率从原有的17.7%上升为55.6%,自主性上升62.5%,可见,环境、教师幼儿三者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在创设良好环境的过程中,不仅幼儿在其中得到了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同样汲取了经验和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达到自身主体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实现师幼双方主体的积极建构和发展。

写给五岁儿子的一封信

书信有深厚的情感。书信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静下心来细细地叙事,畅快地抒情;收信人可以反复阅读,细细领会。那么,写给五岁儿子的一封信要怎么写呢?下面我整理了写给五岁儿子的一封信 范文 ,供您参阅!

写给五岁儿子的一封信范文篇一

 我亲爱的儿子:

 你5岁的生日到了,这封信便是妈妈送给你的生日礼物,祝愿我的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亲爱的儿子,你知道吗?你给了妈妈太多的惊喜和自豪,也带给妈妈太多的感动。借着你的生日,妈妈想要对你说出一直深藏在妈妈心中的感谢,感谢你带给了妈妈无尽的快乐;感谢你让妈妈真正理解了生命与生活的意义?

 不知不觉我们相伴已经五年了,五年里你从一个小婴儿变成了一个小小男子汉,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都变成了幸福的 日记 写在你的心上、妈妈的心上,随着岁月的累积、增加,随着你慢慢地成长,关于幸福和爱的日记也将越来越多!

 你五岁了,妈妈强烈的感觉到你长大了,会独立的思考,不再是幼稚的小宝宝了。有时你会很有个性的判断一些事情的对与错,会为一个问题和爸爸妈妈争辩得面红耳赤,甚至心中有了自己的?小九九?。恭喜你,我的儿子,你真的长大了宝贝,你的一言一行妈妈都看在眼里,你成长的每一步都刻在妈妈心里。

 虽然妈妈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来照顾你,但是每当妈妈望着你清澈纯真无邪的双眸,摸着你稚嫩弱小的手脚,看着你一天天长大,这一切又是那么的值得!妈妈已经忘记了怀胎十月的艰辛;忘记了哺育小小的你时无人帮助的诸多酸楚;忘记了那些在你生病时抱着你落泪的不眠之夜,忘记了你惹我生气时我的顿足呼喝,你带给我的更多的是快乐和满足。有了你,妈妈的人生才变的完整,才会更加成熟,才会体会到为人父母的不易和伟大,才会懂得用最宽容的心看待周围的一切,小小的你让妈妈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和美好,你是妈妈生命的延续。

 看到你从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长成一个懂事的孩子,我很欣慰,同时也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你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每个精彩的瞬间都深深地刻在妈妈的心上。妈妈的爱就像涓涓细流,虽然小,但时时温润着你。妈妈的愿望是使你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拥有一个豁达、淡定的心态,从而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宝贝,你可知道,妈妈不会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强加在你身上,只要你尽了自己的努力,只要你生活的幸福快乐,比什么都好。终有一天,你会离开妈妈去远方求学、工作,不管你到哪里,妈妈的心始终跟随着你海角天涯,永远出现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你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不管你走多远,不管你有怎样的前程,你永远都是我最最珍爱的宝贝!!

 儿子,你有时的点滴不尽人意的表现,折射出的是妈妈 教育 的不合格。妈妈在你身上缺少应有的耐心,有些事情操之过急,完全忘了你还是一个刚刚五岁的孩子,总拿一些成人的要求来约束你,从而给你造成了一些困惑和迷茫,妈妈在此向你道歉。

 儿子,妈妈会以沉稳的步子带着你从今天走向明天,也愿你在妈妈期冀的目光注视下,由怯懦变得坚强。

 有你的日子就有欢乐,有你的生活充满幸福,有你的人生才叫圆满。你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妈妈最大的愿望!宝贝,妈妈爱你,直到永远,永远!我永远爱着你,我的儿子!

 妈妈

 20XX年XX月XX日

写给五岁儿子的一封信范文篇二

 孩子:

 这是今年第三次给你过生日了,你5岁咯宝贝,不知道长大后的你对这段经历是否有记忆呢?喜欢哪一次的庆祝呢?其实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过生日,我们无非是想给你的童年生活添砖加瓦,希望你多些快乐的记忆。

 希望你身心健康,希望你平安幸福。

 我很开心,因为你是个情商很高的小男生,知道怎么与人相处,会哄人开心,知道嘘寒问暖,会与陌生人打交道,能察言观色,孝顺懂事。我自惭的就是没有把你养好,你那么瘦瘦小小,经常感冒,胃口也不太好,这些都是妈咪的失职,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你长得结结实实的,胖乎乎的,少生病。

 现在这样个子偏矮小的你,真让人焦虑啊。

 妈咪担心的还有你的个性,虽然你急性子的个性已经有所收敛,遇事能听人劝,爆发出来时能马上止住,妈咪很欣慰。你是个敏感自我保护力很强的男孩儿,说真的,妈咪真心希望能大大咧咧一点,粗放点,不要太过细腻了,或许不怪你,是我对你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总之我是希望你对人对事大气些,妈咪经常给你灌输,但似乎收效甚微,事后你也能自我反省检讨,但下一次遇事儿了依然故我,哎!或许你大一些就好了吧,我是这样安慰自己的。

 其他方面妈咪到是不怎么介怀,毕竟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软肋,有自己的不足。妈咪觉得你很棒的一点就是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希望你把这一优势保持下去。

 因为会说话也是一门学问,一种本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如何事儿办得成功与否,很多时候靠的就是一张嘴,所以为你报了语言表演的兴趣班,希望你会喜欢。

 你已经满了5岁了,在此之前你确实戒掉了奶瓶,妈咪很开心,可我同时也发现你似乎身体没有喝奶时胖了,宝贝儿,你还是应该坚持喝奶啊,用杯子,好吗?

 现在你又出现了另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早上起床,难!能在满6岁前甩掉赖床的坏习惯吗?妈咪会和你一起努力的,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妈咪对你的另一个要求就是希望你每天都能坚持看看书,少看动画片,少玩游戏,多出去做运动,不要做一个宅童。当然妈咪会多带你,尽量给你做好榜样。

 最后要说的是你个招人怜爱的小宝贝,家里每个人都很爱你,你的班主任燕燕老师也特别喜欢你,说你?萌萌的?。

 你记住:妈咪爸比会永远永远爱你,不管你是怎样的人做了怎样的事儿。

 在你需要我们时我们会在那里,你触手可及的地方,你抬眼即见的地方,陪着你沐浴阳光,陪着你经历风雨。等你长大了,需要飞翔需要闯荡,我们会适时放手,任你去描绘自己的天空,为你鼓掌,或给你温暖的拥抱。

 我们想要的首先是身心健康的你,其次是有责任有担当的你,再其次是有理想上进的你,最后才是成功的你。不用着急,我们会等,妈咪正在学习如何去爱你,并且拥有了无比的耐性,期待着和你像朋友般走过我们的春夏秋冬。

 宝贝儿,有了你,真的很好,你给了我们一段最美的时光,一个无憾的人生!谢谢你,嘟仔!

 生日快乐,平安健康!

 爱你的妈咪

 20XX年XX月XX日

写给五岁儿子的一封信范文篇三

 儿子,要不是幼儿园提议和要求,爸爸从未想过写信给你!你还是个小豆丁,你太小了!呵呵!爸爸虽然对文字并不陌生,但真的想提笔给你写点什么,一时间却默然语拙。儿子,情重莫过于血脉,反哺念恩亲。看着你日渐长大,不禁感叹,时间都去哪了!幸福就是这般如水渗透。不自觉内心感慨良多!爸爸作为俗世碌碌无为的男人,一生无外乎娶妻,生子,养老,送终!一生能养育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对自己内心有交代的儿子或许就是我后半生最大的追求!

 儿子,你知道吗、爸爸很感激你。无论是你酣睡时嘴角不自觉的微笑,还是每日那一声声爸爸,无一不在丰富着我的生命的同时感受着浓浓的幸福亲情。也正因有了你,爸爸方真正感受到父爱如山的深沉。还记得爷爷六十岁的生日吗?就在那一刻,爸爸感觉到爷爷老了。看着你们祖孙满目幸福笑意不经意的流露,爸爸的内心却溢满了复杂的酸楚。那时你不过三岁有余。但,儿子你知道吗?如现在只有一个生的机会,我会毫不犹豫心甘情愿并溢满幸福的将机会留给你。而我们相识相处也不过数百天而已啊。爷爷却养育了爸爸三十多年。父爱如山,那一刻,爸爸不禁泪如雨下。儿子,这就是我们生命的传承,血脉的延续,只要能看到儿子幸福平安,时间去哪爸爸还会在意吗?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爸爸只是希望你能健康地生活着。生命在于运动!你要自觉地坚持运动,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科学的生活习惯。要知道:健康的体魄才是生存的根本,才是实现人生奋斗目标的保证。

 同时,我希望你是个踏实的人。不要投机取巧,不要苛求自己做不到的事。用一颗善人善己之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要有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你会一年年地长大,你渐渐会遇到比你强,比你优秀的人,你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没有意识到的缺点,这也许会使你沮丧和自卑,但你一定要正视它,不要躲避,要一点点地加以改正,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更要来的艰巨。

 在具体的做人上,爸爸希望你要逐渐培养一种责任感,不要总是想着别人应该为你做些什么,而要想着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别人的事情也要助人为乐。没有责任感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也不会拥有真正的朋友,更难以被社认同。责任感体现在家里、学校、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你要学会与人沟通,与父母沟通会加深亲情,与老师沟通会明晓事理,与同学沟通会增进友谊,与外界沟通会更好地了解社会。良好的沟通能使你消除心中的郁结,良好的沟通会使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你要懂得和珍惜感情,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的关爱,感恩老师的教诲,感恩同学的友情,感恩社会的帮助。要爱自己和爱他人,要懂自己和懂他人。要知道,爱是无私的,如果说爱是要求回报的话,那也只是希望你是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学有所成的人、一个富有感恩之心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你的健康成长就是对给予你爱的父母、老师、同学、社会的最好回报。

 儿子,爸爸对你的希望其实正是对自己残缺的深刻认知。爸爸身后的脚印深浅不一,有些更是不堪回首。所以爸爸一定要引导你,让自己的人生尽可能少些挂碍。人生的道路其修远矣,今生爸爸有幸与你一结父子情缘,爸爸真的很感到很幸福!很幸福!儿子,你知道吗?每每爸爸拉着你的小手,爸爸都很嫉妒你!爸爸不止一次的对妈妈说过,要不我们换吧,你给我当爸爸!哈哈!爸爸眼泪流出来了!等爸爸垂垂老矣之时,无论时间都去了哪,你也要这样握着我的手,爸爸同样会感到很幸福,很幸福!

 儿子,我们和妈妈就这样幸福的度过一生吧!好吗?我们一起拉着手,冲着太阳,眯起眼!未来一定天青云白!

 爸爸妈妈

 20XX年XX月XX日

写给五岁儿子的一封信范文篇四

 亲爱的儿子:

 生日快乐!

 听着你在我身旁均匀的呼吸声,满足感由内而外的溢出!昨天因为你突然耳朵疼,我心急如焚的带你去医院,抱你的时间太长导致我的双手臂胀痛,今天凌晨疼的醒过来?所以我现在虽然困意一阵阵袭来,但是硬逼自己撑开双眼给你写下我认为很珍贵的这封信!

 这一年,你成长的足迹令人欣慰;你学会了溜冰,技术在同龄人当中应该属于数一数二的;你学了拼音,虽然还不能达到灵活运用的境界,但是你记住并弄懂了所有的声母和韵母;你学了汉字,也许还不能独立看完一整本书,但是最起码可以流利的在手机里翻到爸爸的姓名;你学了画画,从不喜欢到非常喜欢,从一个圆圈到一副明确完整的构图;你学了 跆拳道 ,排课时间关系,跳过白带直接进入白黄带课程,竟然学的有滋有味有模有样;你学了英语,连ABC都不知道的你,也飞快投入那个意境并且每次上课都积极举手发言;我并不想给你报太多的兴趣班,一切都是依你喜欢为前提,而你的各种也屡屡让我欣喜!

 这一年,你在幼儿园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平衡木比赛第一名, 折纸 比赛第三名,诗歌朗诵比赛以非常高的分数夺得第一名?当然,名次算不了什么,也不是值得夸奖的点,只是这些名次在我眼里充分证明了你的优秀和努力!

 这一年,妈咪给你找过很多小伙伴,带你玩过很多地方,做过很多游戏,去过很多游乐场;所有的所有都是为了让你劳逸结合,轻松愉快度过难忘的童年!

 寥寥几笔,感慨万千!时间关系,暂且搁置!儿子:再一次祝你生日快乐哦!一定要健康茁壮的成长,妈咪会陪着你,陪你一起成长!

妈咪写于20xx年10月22日

猜你喜欢:

1. 给5岁孩子写的信

2. 父母写给孩子的一封信范例4篇

3. 家长写给孩子的一封信6篇

4. 给四岁的儿子写一封信

5. 写给六岁孩子的一封信

6. 给十岁孩子的一封信

7. 写给四岁孩子的一封信

课外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活动方案,一份好的活动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你知道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课外活动方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外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张淑美、吴凤丽、李晓明

 (二)活动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第三节课。

 (三)活动内容。

 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拟开设两个层面的活动:

 1、以体育、美术、、科技、等校级兴趣活动小组。

 2、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学校“美劳一体”的特色建设,有的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团队班会活动。使学生学到技术,形成技能。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各小组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辅导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踏踏实实地做好辅导工作,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发扬奉献精神,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课外活动方案2

 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档次和品味、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既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又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智能,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享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具体安排:

  (一)成立机构。

 组长:邓国江

 副组长:陈其禄

 成员:吴朝先、郑太飞、梁中秀、徐毅、张异、陈正艳、吴义权、申琼

  (二)时间安排

 20XX年9月--12月每周星期一、五下午由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读经典国学每周星期二、三、四下午由各组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美术、体育、实验、合唱等兴趣活动。

  (三)责任落实到人

 根据学生要求和学校的统筹安排,本学期将在原有基础上对兴趣小组活动进行改革与调整,拟开设:美术、实验、体育、合唱、国学等课外兴趣活动小组。低年级学生开展了呼拉圈、跳皮筋、花样跳绳等活动。各兴趣小组都有专门的负责人和指导老师。

 1、美术兴趣小组在四到六年级开设,按照本组特点每班选取2-3名,总负责人为张异老师。

 2、实验兴趣小组在三到六年级开设,按照本组特点每班3名,总负责人为陈正艳老师。

 3、体育兴趣小组主要在四到六年级开设,在学校内选取爱好体育的学生参加,由陈其禄老师负责。

 4、合唱团在全校性开展,主要选取爱好唱歌的同学,由徐毅老师负责。

 5、国学在全校性开展,以班为单位开展《三字经》《弟子规》等,主要由各班语文老师负责。

  (四)落实常规,健全制度。

 为加强常规督促管理,避免兴趣小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学校对兴趣小组的活动坚持“六定”:一定活动课程,在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兴趣小组课程。二定活动目标,各个兴趣小组在期初必须确立好培训和活动的目标,并认真开展好活动,作好记录。三定活动时间,兴趣小组活动列入学校教学,每周都必须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四定活动内容,每个兴趣小组都紧紧围绕规定的任务开展活动,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执行,避免随意更改。五定辅导老师,辅导与活动都由专职老师负责,特殊情况由指导教师提前通知教务处,教务处酌情调配;六定活动地点,学校将确保各兴趣小组有固定的活动地点。

  (五)科学管理、追求实效。

 1、本学期兴趣小组活动取任务驱动的形式。美术组的活动内容:一是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教育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正规的各类评选和竞赛活动并争取获得好的名次。二是必须高质量完成手工制作(包括剪纸、折纸、雕塑等)、彩笔画、书法等项目的基本功训练任务。三是每个学生按照参加项目类别必须在一学期内完成一件高质量的原创性作品。学校经过评选后进行奖励,并将获奖作品收集并存档。

  实验兴趣组活动内容:

 一是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教育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正规实验操作比赛。二是对学生进行基本训练,各个实验让学生了解并能独立完成操作。

 阅读兴趣小组活动内容:

 一是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教育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正规的各类评选和竞赛活动并争取获得好的名次。二是每个班学生一学期必须完成《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中的一段或几段,各班语文教师认真做好记录。三是积极参加学校课外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并有突出表现。

 腰鼓队主要活动内容一是让学生完成打腰鼓的基本环节,二是让学生在熟练完成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增强体质锻炼,并训练出一批特长技能生参加全乡的小会并希望能取得一定的好成绩。二是让学生有机会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体育运动比赛。

 1、音乐合唱团主要是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热爱音乐。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教育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正规的各类评选和竞赛活动并争取获得好的名次。

 2、要求每次活动师生都要准时到岗,不早退,对于无故迟到、缺席的学生,扣除其所在班级的量化考核分。每次活动前二分钟,教师要带领学生准备好所有活动设施。活动时间未结束,学生不得提前脱离活动状态。

 3、兴趣小组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认真落实安全措施,教师自始至终要担任好指导组织工作。活动巡视和指导要面向全体。教师不坐堂批改作业或干其它有碍于指导的事。辅导老师如有特殊情况需事先请,并通知所有兴趣小组成员。

 4、教师要做好兴趣小组活动期间的常规教育和管理工作,建立点名制度,要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不可随意将学生退出活动小组。专用活动室的负责老师要做好活动室内物品保管、门窗收关等工作。

 5、各活动小组必须在每次活动前做好扎实的安排,每次活动教师要提前备好课,期末要写好总结,学校将统一对备课总结以及常规活动进行检查。

 6、学校根据实际对兴趣小组在财力和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课外活动方案3

  一、指导思想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原则

 1、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四、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小学篇)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

  四、诵读活动基本时间安排

 保证学生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

 1、早读:班干部 诵或看书吟诵

 2、语文课前3分钟。 语文老师负责,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吟唱或强化记忆。

 3、课后 班主任或家长负责,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 “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五、活动方法

 1 、开设经典诵读课、活动课。每周一节,由语文老师担任教师。通过开展晨读、早读、大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利用自习课、辅导课、活动课、班会课、朝会课、读报课等时间,开发经典诗文兴趣课、体验课等特色课程,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的保证。

 2 、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组织学校的各种文艺社团积极参与诵读活动。利用黑板报、橱窗、宣传栏、校园广播,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3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受益。 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交流情感。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六、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使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对广大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各班级要结合工作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和才艺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强活动教育效果。

 2、精心组织,注重活动实际效果。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要与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和其他节庆的重大演出相结合,挖掘与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要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从古代、现代、当代名家名篇中精选作品,注重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耳熟能详,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要把“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选编经典诵读读本,纳入校本课程管理,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融合。要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师诵读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好广大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增强活动效果。

 3、创新形式,力求活动丰富多彩。以班级为点,以年级为线,以学校为面;以个人为根,以集体学习为干,以校园活动为叶;以开创风气为主,以文化熏陶为本,以文化教育为重。开展“中华诵xx经典诵读”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各年级要在活动中注重艺术创新,用普通话和现代舞台艺术手段表现经典内容,通过诵读活动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激励人生,演绎时代精神。

 4. 学校将制定经典诵读的考核评价机制。将此纳入对学生的个体思想品德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对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评比,鼓励创造性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将对此项活动进行总结,对做得好的指导教师、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

 读中外经典,师生共成长 让阅读成为习惯是我们的不懈追求。为此我们大力开展读书活动。我们为各个年级精选了部分经典书目,供各班选用,经典书目分为名著类、科普类、历史类、现代文学类、中国古典名著类等。我们要求各班制定好自己的读书,为了保证读书的效果,要求师生同读一本书,教师参与其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定时开展读书交流展示活动,学校规定周五下午拿出一节课为读书交流时间。届时,各班交流读书的成果,读书的经验,并进行好书推荐、谈读书收获等活动。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书籍成为学生的重要伙伴,中外名著走进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良好的读书习惯正在形成。

 今后的打算 读书活动的成效正日益显现,但是,读书活动毕竟刚刚起步,还有待规范,措施还有待加强。今后将进一步总结读书活动的经验,虚心向兄弟学校学习。

课外活动方案4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进行唱游活动。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1、开学之后,对学生进行强化基本功训练,使学生腿的开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压腿、踢腿、下腰等内容顺利完成。

 2、当学生在地面完成软度开度的训练以后,可以进行把上训练,使孩子们的形体、姿态、腿线条、腰腿的软度、力度和控制进一步提高。

 3、下一个训练是中间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这个训练主要解决形体、中心、控制和呼吸,因为只有掌握这些才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4、通过组合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更好的服务于平日的舞蹈之中。

  二、活动内容以及措施:

 1、热身运动:

 在训练前的1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让学生做一些轻松、简单的热身运动。

 2、地面训练:

 儿童的生理特点是人小稳定性差,但是软度和开度较好,要运用平整的地板来帮助孩子们进行软度和开度的训练。主要措施有:

 (1)脚背和膝盖的训练。

 (2)肩的开度和前腿的软度训练。

 (3)旁腰和旁腿的软开度训练。

 (4)胸腰和腹肌的训练。

 (5)脊椎和胯骨的训练。

 (6)胯部和臀部的训练。

 (7)胯部和腿部的综合训练。

 (8)节奏和方位的训练。

 (9)后腿和背肌的训练。

 (10)踢腿和力量的练习。

 3、把上训练:

 遵循先双手扶把,熟练以后单手扶把,孩子们的形体和姿态容易正确,为中间训练打下基础。具体措施有:

 (1)直立和半蹲训练。

 (2)擦地推脚背练习。

 (3)压腿练习,分为压正腿和压旁腿。

 (4)大踢腿。

 (5)下腰游戏。

 4、中间训练:

 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在中间训练中,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形体、重心、控制和呼吸。具体措施:

 (1)手的姿态的训练。

 (2)小跳训练。

 (3)点转。

 (4)平转。

 (5)控制。

 5、能够随着音乐做动作,节奏准确,充分表现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能力。

 6、排练一个小型的舞蹈,通过组合来锻炼学生。

  三、活动时间:

 星期二、四下午后两节课。

  四、活动地点:

 西楼顶。

  五、活动具体安排:

 第一周:形体基本训练。

 第二周:压腿、踢腿、下腰。

 第三周:压腿、踢腿、下腰。

 第四周:手位练习,脚位练习。

 第五周:手位练习、新舞蹈基本动作。

 第六周:学习舞蹈基本动作及简单队形;复习舞蹈《红星闪闪》。

 第七周:排练新舞蹈;复习舞蹈《红星闪闪》。

 第八周:排练新舞蹈;复习舞蹈《红星闪闪》

课外活动方案5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俱乐部活动,激发参与运动的兴趣,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满足学生兴趣、要求、意向的活动形式,它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时间和自由空间,有学生自己组织、管理,学生在俱乐部里活动,不仅能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了解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模式,为更好的适应更高层次的俱乐部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中学体育教育和大学体育俱乐部教育有了一个好得衔接。体育俱乐部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课外活动内容

 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省体育传统学校),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拟开设两个层面的活动:

 1、以我校教师为主体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等组成的校级各个项目俱乐部。具体详见《课外体育活动安排表》

  2、以市体校教师为主体的竞走、摔跤、举重、皮划艇等组成的校级训练队。

 要求:课外体育活动,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及特长组队训练,做到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有及时做好活动记录,有活动,学期末有总结。

  四、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各个俱乐部的指导教师是第一责任人,班级阅读和写字指导教师为班级当堂课第一责任人.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和要求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

 2、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辅导教师做好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五、注意事项及其他

 1、课外活动期间,各小组指导教师要记录好学生缺勤情况。

 2、辅导教师提前到位,不准提前下课,否则出现意外,由各小组指导教师承担责任。

 3、课外活动期间,不得出现无故缺辅导教师情况,俱乐部部长切实配合好教师,并做好俱乐部活动与组织的保障工作,发挥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活动效益。

《草》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草》教案(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草》教案1

 教学设计示例

 《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草》,看看诗中写了小草的什么特点?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

 (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í,后一个“一”读y@

 (2)注意纠正错音。

 (3)注意读出节奏。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再出现草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最后展现春回大地,小草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

 岁:年。

 尽:完。

 生:生长。

 荣:茂盛。

 4.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诗句。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议答: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草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生: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草呢?

 议答:白居易赞赏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3.指导书写。

《草》教案2

 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小草的知识,初步了解小草对人类生活的利与弊。

 2、利用小草进行编制创作活动,体验创造乐趣,培养创新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学习观察的技能。

 4、加深对草的感情,培养幼儿爱护草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良好习惯。

 5、向幼儿介绍一些对人类有危害的草。

 活动准备:

 1、活动前选好活动路线,选择安全适宜的活动场地。

 2、每人一把小铲子、一个塑料袋和口稍大的瓶子。

 活动过程:

 一、草的特征

 1、带幼儿来到活动场地后,让幼儿自由地在周围的草地上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小草长在哪里,是什么颜色的,气味如何?

 2、请幼儿用手摸一摸、赤脚踩一踩、跺一跺、跳一跳有什么感觉?

 3、请幼儿在草地上找出自己知道名字的草,并借助铲子把它连根拔起来。

 4、小朋友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草的名字以及根、茎、叶的特点。(教师可给适当的提示)

 5、让幼儿再找出自己不认识的草,去请教别人。如果大家都不知道,可以把它放在塑料袋中带回家问家长或其他人。

 6、鼓励幼儿在草地上自由玩耍,引导他们从草的颜色、气味、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小草叶子容易受伤,小朋友要注意保护他们)

 7、讨论怎样保护它:草对人类很重要,你愿意保护它吗?你想怎样保护?你看到过别人破坏过它吗?看到了该怎么办?

 二、草的作用

 1、请养过家禽、家畜的小朋友说一说家禽、家畜每天吃的是什么饲料,草还可以做哪些动物的食物?

 2、请幼儿拔一根草,并说一说什么感觉(费劲)然后让幼儿在草地上和泥地上分别取一些土,讲一讲从哪里取土更容易些,原因是什么,从而使幼儿知道小草具有固土的作用.

 3、让幼儿仔细观察并捏一捏,草地底下的土和泥地的土有什么不同?(温度不同)。引导幼儿想一想,雨后泥地上的水和草地里的水哪个最先蒸发掉?原因是什么?从而使幼儿明白,小草不但能固土还有蓄水、防止水分流失的功能。

 4、引导思考:除了野草外,人们为什么还喜欢种草坪,这两种草有什么不同?

 5、让幼儿思考一下,如果大地上没有一根草会是什么样子,。进一步使幼儿了解到小草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本领。

 6、简要向幼儿介绍小草还可以当燃料、制造肥料以及有些草还能做药材的知识。

 三、草的害处

 1、请幼儿观察周围的田野,说一说什么地方的草多?什么地方的草少或没有草?为什么?帮助幼儿理解草对人类生活有许多好处,但草的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份和养料,所以,庄稼地或花园里草多 了,就会影响庄稼和花的生长。

 2、向幼儿介绍一些对人类有危害的草,提醒幼儿在生活中注意安全。

 四、利用草进行创作活动

 1、指导幼儿集各种小草、野花等在平地上摆出自己喜爱的画面,利用自带的瓶子尝试简单的插花、插草艺术,同伴间可以边摆边交流,互相学习。

 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小野花,结合形状各异的草叶、草茎等制作花环、花链、花篮、胸花等小装饰品。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小草的不同特点进行草垫、草辫、草鞋、草绳、小动物等编织创作活动。鼓励幼儿自由走动,互相观摩,比一比谁编织的种类最多、最漂亮。

 2、请幼儿把自己喜欢的野花、草叶等收集一部分放在塑料袋中,带回幼儿园进行拓印、粘贴活动。

 活动反思:

 孩子在活动中能随老师认真观察,他们很快发现草地上的小草靠近里面的长的茂盛又很绿,而靠近路边的则是长的小和稀少,当问到草地上的小路是怎么来的?孩子们的回答是各种各样的。

 另外,孩子们对于草地上的垃圾也很关注,他们甚至认为是垃圾太多了与我应孩子的要求请他们到草地把垃圾拣干净,他们一会儿就把草地上的垃圾拣干净了。

 小百科:草是一般是指草本植物(Herb),是一类植物的总称。并非植物科学分类中的一个单元,与草本植物相对应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

《草》教案3

 教学要求

 1.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背诵古诗的浓厚兴趣。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背诵古诗。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中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见过小草吗?它是什么样的?

 2.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在哪儿、什么样?有什么作用?)

 3.教师小结。

 4.全班小朋友跟老师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初读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并在文中把它们找出来。

 2.全班小朋友听录音范读,然后小朋友跟录音读。

 3.学习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指名认读并组词。

 (3)小朋友自由识记,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商量怎么记住这些生字。

 (4)反馈识记生字的办法。

 (5)小组开火车去拼音检查认读的情况。

 三、创设情境,感知理解

 1.出示挂图:这是什么地方?上面长满了什么?

 2.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小草长得怎么样?

 3.一天一天过去了,小草慢慢长大,秋天到了,有的小草变黄了,冬天不少小草都被冻死了。小朋友你们担心小草会死掉吗?

 4.看看,春天又到了(出示挂图),小朋友们又看到了什么?

 5.课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是这一内容呢?

 6.小草又活过来了,你的心情怎样?

 7.可是不知谁一不小心使原野着火了,烧得小草噼里啪啦地响,可是春风一吹,它又活过来了。

 8.出示后两句,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议。

 9.教师指导学生读。

 10.此时,你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呢?

 四、朗读古诗

 五、布置作业

 朗读古诗。

 板书设计

 6.草

 lí离 yuán原 suì岁 rónɡ荣 yě野 shāo烧 jìn尽

 教 后 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背诵古诗的浓厚兴趣。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梅花挂图。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检查生字的识记情况

 1.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

 2.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读,看哪个小组读得最棒。

 3.抽查小朋友认读生字的情况。

 二、诵读课文,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学生跟老师有感情地朗读。

 4.指导背诵。

 5.学生自由背诵,然后指名,检查背诵的情况,表彰先进。

 三、拓展延伸,鼓励学生积累古诗

 1.小朋友们,咱们中国的古诗可多了,这可是别的国家没有的宝贝。你们看,老师今天又带了一首古诗来。(黑板出示古诗《梅花》)

 2.教师教,学生读,并认读其中的生字。

 3.鼓励学生收集背诵古诗。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学写的生字。

 2.学生再次认读生字,并组词。

 3.观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说一说每个字书写的注意点。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6.集体展示,互相评价,并推荐好的供大家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古诗。

 2.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6.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教案4

 活动目标:

 1.尝试双手合作沿折痕撕小长条,并能用正确的方法粘贴成小草的形状。

 2.锻炼幼儿小手肌肉群、发展幼儿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3.乐意参与撕纸活动,体验助人为乐的喜悦之情。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绿色折纸若干,固体胶人手一份,音乐,课件ppt。

 活动重点:

 学会双手合作协调地进行沿折痕撕纸。

 活动难点:

 逐步掌握撕纸要领。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个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出示图1)

 师: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在干什么呢?

 幼儿回答。

 师:喜洋洋和它的伙伴们在草坪上吃着点心开心的玩着。突然来了一个坏家伙(出示图2),看一看是谁?(灰太狼)这个坏家伙究竟想做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原来灰太狼今天来是想搞破坏的,看看它做了什么坏事?(出示图3)幼儿回答。师:灰太狼破坏了青青草原,喜洋洋和它的朋友(出示图4)非常的伤心难过。这可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愿意帮助它们吗?有什么好办法呢?幼儿自由讨论。

 二、 示范讲解

 师:老师会用手来撕小草。你们愿意跟老师学习,用手撕小草送给喜洋洋它们吗?出示撕好的小草作品,请幼儿观察小草的颜色及样子。

 示范:取出一张正方形折纸,第一步:完全对边折(两条对边重合);第二步:重复第一步步骤;

 第三步:用手抹平;第四步:打开来,沿折痕慢慢的撕;(撕纸时: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紧捏纸,撕一撕、移一移,重复到完成为止。)第五步:用固体胶在长条的底端逐一粘上。

 三、实践操作

 (一)引导幼儿一步一步动手操作。(对边折、撕、粘贴)

 (二)幼儿撕、粘贴,教师要巡回指导并提出要求:固体胶不能在桌子上乱涂,撕坏的纸放在塑料筐内。

 四、幼儿作品展示

 请小朋友将撕贴好的小草粘贴在画图上,跟着音乐体验帮助别人的喜悦之情。带领幼儿去外面草坪上做游戏。

 小百科:草是一般是指草本植物(Herb),是一类植物的总称。并非植物科学分类中的一个单元,与草本植物相对应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

《草》教案5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2、过程与方法:把握课文按情节的发展安排文章结构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塑造了以周副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继承长征中的革命传统。

 二、学习重点

 难点:1、重点:把握课文按情节的发展安排文章结构的特点。

 2、难点: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三、学习过程:

 自学内容1、注音

 焦灼 ( )踉踉跄跄 ( )愠怒 ( )霎那 ( )

 蔫巴 ( )抽噎 ( )酸涩 ( )拽 ( )端详 (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警戒:军队为防备敌人的侦察和突然袭击而取的保障措施。

 ②焦灼:非常着急。

 ③踉跄:走路不稳。

 ④愠怒:愤怒,生气。

 ⑤惶惑:疑惑,畏惧。

 ⑥蔫巴:枯萎。

 ⑦抽噎:抽搭。

 3、有表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课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4、用一句话概括 本文的主要内容。

 自学展示

 重点展示字音字义的落实情况、对 文章内容的概括情况。

 交流讨论1、理清 本文记叙的线索;

 明确线索:全文以“草”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以“草”为题目,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的线索,还以此引发出 思想的火花。

 2、根据时间顺序划分课文的层次

 红军战士误食毒草而中毒——

 周副辨毒草、尝毒草——

 周副议吃草、红军战士悟真理。

 这样写,结构紧凑,脉络分明,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表现了的中心意思。

 3、怎样理解开头的题记?

 课文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语,其中的“最甜”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 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

 4、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你对他们的 评价如何?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些人物的形象的?略举一些例子说明。

 的主要人物是周副和杨光。

 周副作为红军革命领袖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的.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

 杨光代表了红军战士的形象,他在战友中毒后救人心切,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优秀品质和顽强意志。他对周副充满了爱戴和敬重,从周副的行动和教导中获得了 精神力量。

 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肖像)描写、心理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5、杨光在整 篇文章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杨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课文以他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又以他的眼睛及他的所感向我们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反映红军长征中感人肺腑的事迹,更令人信服,更显得亲切感人。同时,杨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点也正是千千万万红军战士身上所共有的优点,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战士、这样的队伍,我们的革命事业才会成功。

 6、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后,心理活动怎样?把描写杨光心理活动的词圈出来。

 先是“立时惊住”,接着感到“惶惑”;面对周副的招手,杨光又深感“不安”;当眼见周副病得十分严重时,杨光“大吃一惊”,“觉得心头像刀在绞”,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形象而细腻地描绘了二班长杨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那复杂的感情变化过程,最后聚焦到对周副病体的关切和忧虑,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周副的爱戴和敬重之情。

 7、周副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如何?把描写周副动作、神态的词圈出来。细细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

 周副仔细观察有毒野菜时的神态:“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详细询问有毒野菜长在哪里和它的味道,这些都为紧接着周副尝有毒野菜的情节加大了蓄势的力度。

 周副亲自尝有毒野菜是全文的高潮。作者描写一系列动作周副尝有毒野菜的动作和神态的词:“举起”“看了看”“放进”“咬下了一点”“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吐掉了残渣”“还给杨光”。

 这些词语和句子,充分表现了作为红军革命领袖的周副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

 接下来写周副“非常明确”的命令,以及对年轻卫生员惊叫的回答和示意,进一步表现了周副的高尚品质和伟人气度。

 当堂检测第一课时

 阅读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两个“就会”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 精神、革命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性。

 2.就这样,他摸黑冲进了烂草地;开始是跑,然后是走,最后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在地上爬。

 这一段动作描写具体地展示了杨光在烂草地上行进的情形,表现了他对同志生命安危的无限关切之情

 3、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前一个“伟大”指周副是“全军都敬爱的人”;后一个“伟大”,指周副关爱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以及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 领导艺术。

 第二课时

 从课文 提供的材料想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几点自己的看法。

 提示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2、从周副尝毒草、议毒草,学习他的高尚人格、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 精神以及闪光的辩证法 思想。

 3、要懂得植物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识别无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护自己,战胜困难。

 4、今天,人们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开始以吃野菜这时尚,这是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5、鲁迅先生曾说:“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是血。”又把自己当做是人民大众的“孺子牛”。从牛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奉献 精神。

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精选12篇)

 在经历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后,我们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很大进步,这时候写一份活动总结就很重要了。一起来学习活动总结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篇1

 值母亲节来临之际,班级举办一系列活动,促使学生理解母亲,体谅母亲,感激母亲。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第一、班每个同学都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例如制作贺卡、手抄报、画图画、手工艺品等;第二、每个学生都表达自己对母亲,对母爱的深情体会;第三、认真开展“感恩母亲”的主题班会,学生做主持,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本次班会的活动形式有欣赏音乐、朗诵诗歌、欣赏小品、畅谈心里话、大合唱等。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配合,认真对待,投入感情。通过这一堂主题班会课,学生能真切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并在过程中受到感动,理解亲情的内涵。在此,我献上一首一位学生亲笔写来送给妈妈的诗歌,也以此送给所有母亲,祝愿她们永远健康快乐!

 随着主题班会的落幕,我的感触良多。的确,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最真诚的爱。多年来,我们得到了母亲诸多的关怀及爱护,要说报答的话,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但我们一定要体谅母亲的辛劳,学会关爱母亲、体贴母亲。平时,我们一定要记住妈妈的叮咛,在学校里尊师勤学,长知识、长才干,让妈妈放心!在家里,我们要习惯于向妈妈说一声“谢谢”,力所能及帮妈妈干一点家务,那怕是做一顿饭,洗一件衣服,酷暑中煽一煽扇子,寒冬中织一件毛衣……都能代表我们拳拳的孝心,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

 同学们,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大家学会感谢母亲、关爱母亲,但这并不是说只有在母亲节这一天才要特别去关心母亲,365天里,每一天都要感谢母亲、关爱母亲,因为关心母亲的是不放的。最后,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健康快乐,也祝福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

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篇2

 我们班于5月11日在班里举行了“感恩·母亲”的主题班会。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使活动气氛热烈,大家体会到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感人至深。

 整个班会是在轻松有趣的游戏和谈话中展开的。首先,我们简略的介绍了母亲节的来历。这个外来的节日,现如今在中国已广泛被接受,越来越多的母亲在这一天从孩子那里体会到他们单纯而又浓郁的爱。而我们这群还嗷嗷待哺的孩子,,又如何给母亲过节呢?就这个问题,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也漫漫进入了回想归区的状态。接着,我们邀请同学走上前来给大家讲述发生在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小故事。其中,有深沉的爱,有默默支持的爱,有有严厉教管的爱,甚至是充满笑声的趣闻。不管是哪种,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为了小孩健康成长。父母亦师亦友的存在,为我们的点滴成功贡献出他们的力量。而同时,我们也清楚的意识自己的丝丝回报,也许知识一朵康乃馨或是一顿简单的晚餐,也能让他们感动不已。我想,此刻每个小朋友的心中都充满一种难以表达的感情。在游戏中玩的开心,在思考中有所收获,着就是此次班会中我们要达到的目的。

 这只是一次简单的班会,或许并不能产生什么太多的影响,但我们希望借此能忆起将他们含辛如苦养育成人的父母,再次为他们送去自己的祝福,向父母勇敢的表达自己的爱。

 这次班会我们达到了最初的目的。

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篇3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学生感恩意识,近日,烟台开发区第六小学开展了“母亲节”系列感恩教育活动。

 班会上,该校各班班主任为学生讲述母亲节的由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讲述母亲为家庭作出的贡献,感悟母亲在自己成长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综合实践课上,该校各小组以“感恩母亲”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丝袜花、刺绣、布艺小组动手为母亲制作小礼物;绘画、折纸、七巧板等小组为母亲制作精美贺卡;美食小组则以一顿亲自下厨准备的美味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们用多种形式表达了对母亲、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爱意。

 同时,该校还发出号召,希望学生们在生活中,主动给母亲道一声祝福,用为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为母亲捶一捶背、和母亲进行一次交心的谈话、送给母亲一个深情的拥抱等行动来回报母亲对自己的恩情。

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篇4

 母亲节即将来临,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和提升孝母感恩的良好道德风尚,首阳山旅游度区贵和小学开展母亲节感恩系列活动。

 学校通过国旗下演讲,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母爱的伟大,发动全校师生感恩母亲。要求各班组织召开一次《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养育之恩,使学生认识到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制一份“感恩亲情档案”,把最想对妈妈说的话,你所知道的妈妈的兴趣爱好等仔细地收集起来,把它记录在自制的亲情卡上,给妈妈一份意外的开心。

 对妈妈说一句真诚感谢和祝福的话,妈妈不在身边的,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写信、发邮件等形式向妈妈送上节目的问候和祝福;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给妈妈倒一杯热茶,为妈妈洗一次脚,给妈妈捶捶背,或者帮妈妈做一顿饭,擦一次玻璃,拖一次地,洗一回碗,叠一次衣服,整理一回房间等等。

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篇5

 5月6日,是周五,本来是一个平凡的周五,但是由于它在母亲节的前两天,所以我想让它变得不平凡。想到班里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课堂上不好好学习,不能体谅父母把他们送到学校学习的苦心。恰逢母亲节即将到来,故以“浓情五月天,感恩母亲节”为题,开展此次班会活动。在此次活动中,考虑到初中生对于这种媒体的喜爱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我用了“+讨论”的方式进行。具体方法主要是先播放事先准备好的,然后再根据相关提出几个问题,调动学生讨论的,再加以引导,最终使学生自己从和讨论中得出自己的答案。当然,考虑到课堂的时限,这些必须是微**或者是某个**的片段。

 用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对这种的喜爱以及对传统的说教式德育的厌恶。“教育”重在“育人”,知识的传授是最基本的功能,而最重要的是德育。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用说教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恰恰是学生最讨厌的。用学生厌恶的方式,不但起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将学生推向反面,得不偿失。

 用讨论的方式主要是基于新课程理念对于学生的定位。新课程理念中把学生定位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居于主导地位。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那必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讨论这种方式或许是目前最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同时我还考虑到学生的理解程度,所以也必须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得出符合正确价值观的结论。

 同时在的播放顺序上,我也下了一番功夫。首先,播放的是微**《母亲》,借此引导学生得出母爱的无私与力量的体现;其次,考虑到学生会认为这是**剧情需要,不真实,所以又播放了感动中国中的《同桌妈妈》的真实故事,一方面用事实印证刚才的结论,另一方面也将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学习上;通过以上的已经成功将话题引导学习上,那么接下来分析本班某些不好的课堂现象的原因,比如不爱学习,对知识不感兴趣,借此与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觉得老师理解他们,同时播放《爱若花开》,影片中的女儿跟大部分学生的情况类似,但是却为了母亲而改变自己,引导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要回报母亲;接下就播放影片《母亲节,妈妈最想要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目前情况下,母亲最想要的是一个最好的自己,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然后让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母亲做些什么?接着布置期作业,自己动手给母亲做一件礼物,使学生明白:回报母亲从点滴做起;最后,齐唱阎维文的成名曲《母亲》,继续渲染感动的气氛。

 当然,这种主题班会的活动最忌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即“班会活动结束了,一切工作也就结束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同学情绪激动,而应该考虑如何把这些教育效果落实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只有“三分钟热度”是不行的,如何建立长期的激励机制或许才是我们最应该考虑的。

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篇6

 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回报父母,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xx小学各班组织开展感恩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

 班会课上,孩子们通过诗朗诵、讲故事、播放短片、读心愿卡等环节,讲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培养,母亲的辛苦与无私……

 有同学说:“妈妈,你在我身边,我就有了依靠,倍感温暖。”“妈妈给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妈妈的头上添了几个白发,见证了她的儿女的长大。”“在我生病时,妈妈时时照顾我,我忘不了她的爱。”还有同学用诗句或名言表达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同学们对母亲的恩情,千言万语浓缩成一句话,敞开心扉与老师和同学分享。他们甚至高歌一曲,演唱《母亲》,深深体会润物细无声的母爱。

 通过本次班会不仅号召学生们用实际行动对自己的母亲献出了最真挚的祝福,而且弘扬了孝敬父母,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从关心和体恤父母开始培养感恩之心,学会关爱他人,以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

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篇7

 我校在学生中开展了“母亲节”感恩教育活动。我们以活动为载体,遵循德育生活化的教育规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去引导学生懂得感恩。让学生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学会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给予的生命、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再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深入引导学会感激他人,感激社会,感激一切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让学生对感恩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一、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学生明感恩知感恩

 为了统一认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学校少先队大队部首先在5月9日早上向全体学生宣读“感恩母亲的倡议书”,向全体学生发出了“感谢母亲”的号召。同时,各班主任积极利用班会的时间召开了动员会,组织好学生阅读倡议书,讲解活动意义,使广大学生知道什么叫感恩,明白知恩、感恩、报恩是人生美德,是中华美德的重要内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古今仁人志士的至理名言。青少年,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做到有恩必报。负恩知愧,把自己培养成为建立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好少年。

 1、进行感恩专题“致爸爸、妈妈一封信”活动我们在感恩教育活动月中积极鼓励学生多阅读有关感恩的书籍,并让他们将读后的感悟,同自己的幸福生活相结合,给爸爸、妈妈一封信活动。学生们能从实际出发,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2、各班召开感恩母爱的主题班会。

 3、行动带惊喜。在母亲节当天,尝试感谢妈妈的几种方式,给妈妈一个舒心。

 这次活动,学生不但懂得了感激自己的父母,还懂得去感激我们的国家、感激这个社会、感激自己的学校,也更应该要感激教给自己知识,提高自己修养的老师。甚至还要感激苦难逆境,是它们教会了自己坚强。感谢曾帮助过自己的人,他们用暖暖的心灯让自己发现生命是如此丰厚而富有。学生对感恩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感恩的思想觉悟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篇8

 有一种行为叫做感恩,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是美丽的,做着感恩之事的人是高尚的。当代小学生虽然知道自己的成长过程倾注了父母不少心血,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对父母的尊重、理解和孝顺,他们认为这都是为人父母应该的,也不懂得如何报答,连起码的感激也不知道如果去表达或羞于表达。我们锦林小学孩子的家庭更具有特殊性,很多家庭的家长都在外打工维持生计,很多孩子都不能于父母朝夕相处,孩子和家长严重缺少交流,更谈不上报恩。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可能他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这份恩情,真是父母的悲哀啊!所以,我校本学期的“拥抱母爱,回报亲情”为主题的活动,就想给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一个的交流的平台。为创建和谐校园和和谐家庭,通过这一活动使中华美德成为孩子的自觉行为,在自动自发中推起全校“孝道为先”的好风尚。

 活动以“拥抱母爱,回报亲情”活动为主题,利用二周左右的时间(5月4日~5月12日)我班开展了三大具体活动,活动如下:

 (一)母亲节活动:

 主题活动:“让我骄傲的母亲”。在母亲节前,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手工小制作,在母亲节那天亲手送给母亲,作为“母亲节”的温馨祝福。活动中,孩子们根据自己母亲的不同喜好制作了精美的小礼物,有的为妈妈做了个漂亮的相框,把妈妈最美的照片放进去;有的为妈妈献上最美的花朵;有的为母亲洗一洗脚,有的为母亲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

 在活动中,感受到了他们在学会理解,了解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体验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悦纳父母平时的“唠叨”。学会感激,懂得感激,这种感激的心理体验,将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懂得对父母、对所有人都要常怀感恩之心,懂得这是值得提倡的美德。

 (二)提倡开展“五个一”活动

 “一句话”——对长辈说一句感谢的话;

 “一本书”——与父母共读一本有意义的书;

 “一顿饭”——动手和家人一起做一顿饭;

 “一封信”——“妈妈,我想对您说”,写一封信;

 “一笔账”——算一笔自己从小至今成长中父母为自己付出的`经济账。

 (1)“一封信”——“妈妈,我想对您说”为标题,给亲人写一封信;本次活动设计了“温情”信纸,孩子们将自己对父母亲人的感谢之词表达出来,写好后给亲人看,看过信后的家长纷纷主动写了留言,觉得:“孩子长大了”“懂事了”,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真情的可贵。

 (2)“一笔账”——算一笔自己从小至今成长中父母为自己付出的经济账。

 第一步:请孩子的父母填写一张表,并请你计算“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总金额;

 第二步:计算一年中父在你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总开销;

 第三步:现在是xx年级,父母养育你至今总共支出xx元。

 看了以上数据你有什么想法?请你写下来。

 通过表格的统计,孩子们发现原来父母已在自己身上投入了那么多金钱,孩子们都很震惊,纷纷写下了真心的感谢。通过活动教育孩子,父母不仅仅在经济上给予了你无限的帮助,在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的激励,投入更是巨大。孩子们清醒地认识到“珍惜”父母的付出是对他们对好的回报。

 (三)“拥抱母爱,回报亲情”手抄报展评

 通过“拥抱母爱,回报亲情”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亲眼见证父母辛劳,亲身体验为父母之艰辛。使学生做到:学会理解、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学会理解。理解,是指理解与被理解双方人格的互动过程,包括了双方从碰撞、冲突到协调和相容的过程。学生在系列活动中,通过实践了解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体验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悦纳父母平时的“唠叨”。

 学会感激。开展“拥抱母爱,回报亲情”活动,就是要让我们的孩子懂得感激,从上学说声“再见”,回家问候父母,对父母一天的辛劳能说一声“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做起,这种感激的心理体验,将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懂得对父母、对所有人都要常怀感恩之心,懂得这是值得提倡的美德。

 学会做人。引导学生把学会做人的基准点放在对家庭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准则上,从小事做起,让父母少操心,让父母放心,让父母开心。

 “感恩教育”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话题,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永恒主题。只要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相信天空更加蔚蓝,阳光更加灿烂,生活更加和谐、幸福。让感恩教育进行到底吧!

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篇9

 5月11日是母亲节,让同学们深入体会伟大而平凡的母爱,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让同学们回报亲情,关心、孝敬母亲,并以实际行动报答母亲。学会如何去理解自己的母亲,如何去爱自己的母亲,引导同学由“感恩母亲”到“常存感恩之心”的思想意识转变,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和学习,把爱延伸到社会,用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身边的亲人和老师。

 首先是为母亲制作一张贺卡,为了积累活动材料,我让学生把贺卡带来学校拍张照片,结果学生一交上来,发现张张都很漂亮,很有创意,虽然材料都很简单,只是薄薄的一张彩纸,但是设计却很新颖,有的做成书的形式,每一页上都记载着自己成长中母亲付出的点滴以及自己对母亲的感激,还摘录了一些讲母爱的古诗;也有的制成了立体形式的,外表是自己画的一些图画,还有简单的一句“母亲节快乐”;有的很简单,只是剪了个心形的,图上颜色,写上了自己的祝福……我想这简单的一颗心也正是他们对于自己母亲最真诚的感激。

 最后,班里每一位同学都写下了自己母亲的那份感激,虽然语言表达上学生之间差异较大,但相同的是他们字里行间都记录着母亲为自己所付出的心血,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妈妈的爱。对于孩子所做的这些活动,我也让母亲进行反馈,每一位反馈的母亲都表示自己很高兴也很感动,感动于孩子的孝顺,感动于自己孩子的懂事,感动于一张小小的贺卡以及一封简短的书信。如有的妈妈说孩子表现优秀,用实际行动为妈妈分担了一些家务,当父母很疲劳时,为父母做了很多贴心服务,使她感到很欣慰。有的妈妈说谢谢各位老师的教导,最近孩子学会勤劳了,如果以后都这样下去我相信她会变成一个更优秀的孩子。

 这次的班会,让我看到了这群调皮的孩子的另一面,他们同样有着一颗真挚、感恩的心!

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篇10

 即将来临,为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和提升孝母感恩的良好道德风尚,首阳山旅游度区贵和小学开展母亲节感恩系列活动。

 学校通过国旗下演讲,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母爱的伟大,发动全校师生感恩母亲。要求各班组织召开一次《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养育之恩,使学生认识到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制一份“感恩亲情档案”,把最想对说的话,你所知道的妈妈的兴趣爱好等仔细地收集起来,把它记录在自制的亲情卡上,给妈妈一份意外的开心。

 对妈妈说一句真诚感谢和祝福的话,妈妈不在身边的,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写信、发邮件等形式向妈妈送上节目的问候和祝福;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给妈妈倒一杯热茶,为妈妈洗一次脚,给妈妈捶捶背,或者帮妈妈做一顿饭,擦一次玻璃,拖一次地,洗一回碗,叠一次衣服,整理一回房间等等。

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篇11

 3月23日下午,巴中市第五中学政教处组织全体班主任观摩了初二(五)举行的以“孝道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公开课活动。

 班主任谭觅秘老师从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等法律常识,引出我国实行“依法治国与传统美德”相结合的“儒法并举”治国方略,提出“孝道”教育为本节课的重点。

 然后,学生争先恐后上讲台讲述古今孝道故事,对比自己生活中的点滴找出差距。接着,以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写出父母的生日、父母最喜欢的东西、自己做的最使父母感动的事情、父亲节、母亲节的时间等内容,从而总结出自己今后应该怎样孝敬父母。班会活动总共对学生提出了十条建议,并以的全体宣誓结束。

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篇12

 一、活动时间:

 20xx年2月1日

 二、活动地点:

 美术楼多媒体教室302

 三、活动背景:

 “天足酬勤,人道酬诚”,让我们三省吾身,用豪情,用自信,用真诚接受这心灵之约:感谢学习生活的环境,感谢关心、帮助自己的人……,做到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自立自强,带着感激去迎接新的一天,新一轮太阳的升起,一日三省,学会感恩,让自己时刻感觉到春天的温暖,我们会惬意一生,我们的生活会丰富、鲜活、生动起来。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与不幸。只有心怀感恩,我们才会生活得更加美好。

 四、活动内容:

 1)全体欣赏有关感恩的公益

 2)古筝演奏

 3)配乐诗朗诵

 4)话剧《勿忘我心》

 5 )全体同学合唱《感恩的心》,六名同学上台表演手

 6)主持人总结发言,班长发言,班导发言

 五、活动意义:

 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努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勤俭节约意识、奋发学习意识、热爱祖国、关爱他人意识,积极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体会人间最为浓厚的情感,通过爱父母、爱家庭,进而达到爱同学、爱老师、爱社会、爱祖国的德育目的。

 六、活动反思:

 材料过于生硬,缺乏学生自身的语言组织;活动节目顺序没安排妥当,以至于场面有些混乱;同学表现较为含蓄,不够开放;活动过程出现了一些状况,导致活动有些冷场。经过这一次的活动,我们积累了更多的经验,相信我们可以再做得更好。

 感恩是一种美德,学会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课。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学会感恩,对生活中的一切都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无论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以后的人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我班举行了以感恩为主题的团组织生活会,希望通过这此活动,让大家在交流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感恩的意义,学会感恩并由此唤醒大家的爱心与社会责任感。

;

作文,当爱抵达深处可以有什么比较新意的素材

24 诗两首课文研讨金色花一、整体把握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交流的。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他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二、问题研究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3.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纸船寄母亲一、整体感知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颠簸中驶向陌生的国度。此去远涉重洋,相去万里,要隔多久才能回到母亲怀中尽管船外是美丽壮观浩翰的太平洋,但孤独、惆怅的诗人,无心欣赏眼前的奇景,而是眼含热泪,在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尽管风高浪急,纸船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她仍不灰心,每天不停地叠着,希望总会有一只能飘流到日夜想念的母亲身边。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这首诗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恋念的中介物——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诗歌第一、二节便写叠纸船、抛纸船:“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的出门远行才有此举动,而是对母亲的思念与深情由来已久;“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表明所叠纸船的数量之多,也表明对母亲的思念之深;诗人把纸船“从舟上抛下在海里”后,“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写出了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令人心碎的结果,它暗示读者,纸船漂过大海到母亲身边实际上不可能,给人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但诗人仍“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这要到的地方便是母亲那儿!俗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诗人的愿望能够实现吗其实,这一问题已经并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诗人才能排解心头的忧伤,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第三节诗,诗人思念至极,展开想像:“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的无端入梦。”纸船漂不到母亲的身边,就进入母亲的梦中吧!“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点明题旨,感情达到最强烈的状态,令人怅然不已。这是全诗最为精彩的一笔。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二、问题研究1.为什么含泪,为什么悲哀一个人如果有初次离开母亲远走他乡的感情体验,就能深切地理解这首小诗的感情。一直在母亲身边,习以为常,感受钝化了。一旦远走,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想念妈妈的滋味,最是难受。有这样的体验,就能理解她的“悲哀”,理解她的眼泪。2.借纸船来抒情有什么好处诗歌抒情总要借助某种形象,作者在太平洋舟中,无法与母亲通音信,惟有幻想纸船能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纸船又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练习说明一 熟读这两首诗,直到能背诵下来。然后进行朗诵比赛,评出优胜者。朗读要反复细致地加以指导,例如“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样的对话要朗读得好并不容易,需要一遍一遍地教,像教唱歌曲一样的教。二 体会下列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2.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本题就两首诗中比较含蓄的诗句要求学生体会思想感情。指导解题,应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形象与意境、情感与意义。1.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担忧,一见孩子,又惊又喜,嗔怪孩子不说一声就走了,叫妈妈急了。“我”呢,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才好呢。2.这几句诗表达女儿对母亲深情的爱,表达女儿思念母亲的痛苦和悲哀,在太平洋舟中呼唤母亲,但愿母亲想到女儿离家后的心情。三△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爱。要让学生明确此次练笔的要求,必须借助形象来抒情。借助什么形象才好呢这要注意揣摩两首诗中的想像。泰戈尔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冰心想像纸船飘洋过海送深情,都想像通过一种办法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我们也可以想像另一种办法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四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可以先看“文学名著导读”,再找书来看。教学建议一、引导学生自读《金色花》,抓住孩子小小的心愿启发思考的问题可以设计为:——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这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二、引导学生自读《金色花》,着重研讨篇末含蓄的诗句可以讨论: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三、引导学生自读《纸船》,着重探究“泪”与“悲哀”母亲至爱女儿,女儿至爱母亲,容易理解,“泪”与“悲哀”则是难点,探究明白了,可以理解思念之情,思念之苦。由此可以悟到,诗人为什么异想天开,要放纸船在太平洋,“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四、教学设计(一)识字与写字匿(nì)隐藏:不让人知道。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衍(yǎn)(二)《金色花》1.朗读。2.谈整体感受。3.内容研讨。(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什么向妈妈保密(3)妈妈见到孩子,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这是什么口吻4.再朗读。(三)《纸船》1.朗读。2.谈整体感受。3.内容研讨。(1)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2)为什么借纸船来抒情(四)朗诵比赛(五)作业“研讨与练习”(二)、(三)选做。有关资料一、作者介绍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曾留学英国。1921年在桑蒂尼盖登创办国际大学。用孟加拉文写作,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等。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对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妇女的痛苦处境表示同情,谴责封建主义和种姓制度,描写帝国主义者和官僚的专横,同时也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正统的印度教的抵触。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选自《辞海》,1999年修订版)二、1923年前的冰心(李存光)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州。冰心的父亲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童年,她在山东烟台度过了七八年山陬海隅的生活。大海给冰心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早期作品,常常亲切地写到大海。幼年的冰心广泛阅读了中国古典和汉译外国作品,七八岁时还动手试写过白话和文言。1911年,全家南归福州;次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预科。1913年,随家到北京,翌年秋进入教会学校贝满女子中学。在这里学到了一些新知识,“同时因着基督教义的影响,潜隐地形成了我自己的‘爱’的哲学”(《〈冰心全集〉自序》)。1918年,冰心抱着学医的目的考入协和女子大学(次年该校并入燕京大学)预科;后来改变初衷,转学文学,192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冰心属于五四新文动中涌现出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为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五四运动的浪潮,把冰心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她参加罢课、游行、开会和街头宣传等活动,热心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并发表了一些宣传性的文章。在新思潮的激荡下,1919年9月以“冰心”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两个家庭》。用对比手法描绘两个家庭的不同生活方式,提示了为着事业改良家庭生活的必要。此后,她又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庄鸿的姊姊》等揭示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的“问题”。这些,表现了冰心对封建势力和社会现状的不满,但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显得软弱、憔悴。眼前的问题写完了,冰心又抓住活跃在回忆中的事物,写出了《鱼儿》《一个不重要的兵丁》等描写下级官兵生活的。五四高潮以后,冰心“退缩逃避到狭仄的家庭圈子里,去描写歌颂那些在阶级社会里不可能实行的‘人类之爱’”(《〈冰心散文选集〉自序》)。《超人》《悟》等,便是以“爱”的哲学认识生活的作品。与此同时,她写作散文。1921年发表的《笑》,委婉地抒写了洋溢在心中的对于生活的爱,被认为是新文动初期一篇具有典范意义的“美文”。1922年,发表《往事》。这组散文叙写了童年时代留下的一些深刻而清晰的印象。从1919年冬天起,她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将自己“零碎的思想”不时用三言两语记录下来。后来在《晨报》的“新文艺”栏发表,并结集为《繁星》和《春水》于1923年先后出版。这300余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以自然和谐的音调,抒写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歌颂母爱、人类之爱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笔清丽,意蕴隽永,显示了女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在五四新诗坛上别具一格,很有影响。1923年秋,冰心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学习英国文学。(李存光文,《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三、《金色花》的两重解读(刘真福)《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蕴丰赡,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写的是一个想——“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由此生发想像—— 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这样一幅画面,可以从各种角度进行观照,揣摩各种不同的意味。乍一看,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 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我”“失踪”一天,却始终与母亲在一起。“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惟有他母亲不知道,最后母亲问“到哪里去了”,他说“我不告诉你”,这是得意而善意的“说谎”。细味之,“我”的奇特行为深藏着对母亲的依恋:散发出香气是对母亲暗中表示依恋;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是替母亲遮阳,也是暗中对母亲表示依恋。总之,“我”是在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作品虽短,但是有完整的情节,情节发展有波澜。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我”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善良、善意,是母子两人性格表现的主旋律,而“我”的“诡谲”与母亲的“受骗”则与主旋律“不和谐”,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创造出浓浓的意趣。品读至此,我们已经领略了该诗的丰富、有趣的诗味。然而,泰戈尔创设诗意若仅限于此,那就不是大文豪泰戈尔了;泰戈尔高于普通诗人之处,正在于他能在普通诗人的感觉和思路止步的地方还向前、向深处更进一步,进入妙悟的境地,进入“入神”的境界。“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严羽《沧浪诗话》)。如果我们对《金色花》往更深更远处探究,我们会有更惊奇的发现。在我们面前展现的,原来又是一幅神灵显形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仍是“我”—— 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这个小精灵有着无所不能的神性。它一动意念,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开着的,诗人吟咏此花,本来就含有对神的虔敬,创造了一种宗教氛围。(另外,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保持着一种沉静、安详的性格,也给诗作带来了些许宗教氛围)。小精灵可以忽上忽下,随意摇摆,随意跳舞,随意开花,随意散发芬芳。最后一动意念,又变成人了。它的所作所为有无限的自由,绝非人间肉身凡胎可以比拟。当然它不光有神的能耐,也有神的品性——那就是如上文所述的善与爱。这种善与爱既然出自小神灵——是来自高风绝尘的天国世界的小神灵,也就具有神秘性和崇高性。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作的主题,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就是颂神。原来诗人宣扬的是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宗教感情提升了诗的感情,宗教思想提升了诗作的主题。这后一幅画面的意味更值得重视。一般人只能实实在在地写儿童对母亲的嬉闹和亲热;只有泰戈尔才能写出人格化的神灵的行迹与心理,而且写得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地轻灵、巧妙、自然。他写出了东方诗、东方文化的神秘与蕴藉。在这点上,他的诗也与西方诗大不一样。西方诗坛尽管在历史上也曾受宗教思想、宗教情感的影响,但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这种思想感情已经逐渐淡化、疏远了,还没有见到哪位著名诗人像泰戈尔这种痴迷地信神,并以颂神作为诗歌创作的一个主题的。因为泰戈尔生活在一个佛教为国教的国度中,他是东方文化培养出来的诗人。遍观泰戈尔散文诗,可以处处感觉到浓厚的、神秘的宗教气氛。诗中经常出现神灵的“一鳞半爪”,虽然不点明神灵的名字,但“你”“他”“她”等指示代词通常明示或暗示着被敬颂的神灵。因此可以说,颂神是泰戈尔诗歌创作的基本母题,也是《金色花》的深层主题。我们当然可以仅从凡间、凡俗的主题来解读这首诗,但那样毕竟流于浅俗,而且与泰戈尔诗作原有的意义期待不甚切合;如果我们借助对宗教情感、宗教思想的体认来解读(尽管我们不是借此宣传宗教),作品的意义将变得深宏,庶几能把捉诗人的情感与理念。(选自《中小学教材教学》2001年第9期)四、冰心《纸船——寄母亲》创作背景(范伯群、曾华鹏)冰心在1923年初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获得了金钥匙——“斐托斐”名誉学位的奖赏。并接受了燕京女大的姊妹学校——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准备赴美留学。这位茹苦勤勉的学子、探索人生的作家,现在又站在一段生命新航程的起点上了。她说:“为着人生,我曾自愿不住的挥着别泪,作此‘弱游’!……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所以不须伤感,我至爱的母亲!凭着血与泪,我已推开了生命神秘的宫门。因着巨大的代价,我从此要领受人生,享乐人生。”冰心这次长途跋涉,背井离乡,去国“弱游”的目的是想以手执的金钥匙去更深地探掘文学的宝库,开启人生奥秘的宫门。但是,对这位女作家说来,她为这次游学所支付的代价也是巨大的:那就是在她的女性的纤柔敏锐的神经上要负荷不堪沉沉的重担——忍受着使她的灵魂为之颤栗的离别之苦。因此,在当时的冰心的散文和诗歌作品中抒写的离情别绪,为我们留下了描绘别离之苦的最细致真切、凄美情深的篇章。这个融乐和美的家庭,在这段时间里,父母姊弟之间,当面都作出“最自然”的强颜欢笑,个个都这般“自欺,相欺相慰,无数的忍泪吞声……”只在偶然间听到弟弟和小朋友的悄悄对话:“我姊姊走了,我们家里,如同丢了一颗明珠一般!”父亲背后的叹息,母亲强忍的泪光,自己又借话别为名,与友人在外挨延时间,因为入门就感凄切,姊弟之间不敢默坐厮守,有时竟环着大莲花缸奔跑,彼此泼水为戏,以这种与年龄并不相称的狂欢,掩蔽内心的痛苦。总之,离别使这个家庭一切反常。“几个月来,我们原是彼此心下雪亮,只是手软心酸,不敢揭破这一层纸。”但临到离别时,竟反常地装作无事人似的:“我竟微笑了!我说:‘走了!’向空中发言似的,这语声又似是从空中来,入耳使我惊慑,我不看着任一个人,便掀开帘子出去。”“只这般昏昏的匆匆的一别,既不缠绵,又不悲壮,白担了这许多日子的心了!”冰心就是在久久过着这种“言不由衷”的日子境况下离别了家庭。那是1923年8月3日,她乘京浦车南下。直到火车慢慢开行,在车上翻阅《国语文学史》时,看见书页的空白处写着几个大字:“别忘了小小”,是她最小的弟弟冰季的笔迹,这才揭破了那一层薄纸,使她沉沉如的心感到十分酸楚。冰心于8月5日抵达上海,略事小憩,于8月17日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她在《寄小读者·通讯七》中这样告诉亲爱的小朋友:8月17日的下午,约克逊号邮船无数的窗眼里,飞出五色飘扬的纸带,远远的抛到岸上,任凭送别的人牵住的时候,我的心是如何的飞扬而凄恻!痴绝的无数的送别者,在最远的江岸,仅仅牵着这终于断绝的纸条儿,放这庞然大物,载着最重的离愁,飘然而去!8月19日抵日本神户,8月21日游览了横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舟上生活使冰心日夜泛游在海的女神的怀抱中,她常常伫立栏旁,纵目眺览:“蓝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的金光,长蛇般的自天边直接到栏旁人立处。上自穹苍,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至于深翠,幻成几十色,一层层,一片片的漾开了来。——小朋友,恨我不能画,文字竟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写不出这空灵的妙景!”这粼粼的海波唤起了冰心童年的回忆,海潮声中,珍爱的童心和昔日的游伴都活跃在她的脑中心中。所以在船上冰心“竟完全回到小孩子的境地中去了,套圈子,抛沙袋,乐此不疲……”这“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与“自然”巍然屹立于眼前,离乡背井的生活中独独将这三根支柱中的“母爱”给抽去了。缺少了这根重要的支柱,冰心感到整个灵魂发生了不能自制的倾侧,为了解脱这种苦恼的境界,哪怕是减轻万分之一的负荷也好,她在舟中写下了《惆怅》《纸船》等诗篇。冒雨游览横滨,再加上灵魂的无法平衡的倾斜,竟使她小病于舟中。她在《惆怅》中写道:梦里的母亲来安慰病中的我,絮絮地温人的爱语——几次醒来,药杯儿自不在手里。海风压衾,明灯依然,我的心是如何的惆怅——无着!《惆怅》是根据一个梦境铺叙写成:“那夜梦见母亲来,摸我的前额,说,‘热得很,——吃几口药罢。’她手里端着药杯叫我喝。我看那药是**的水,一口气喝完了,梦中觉得是橘汁的味儿。醒来只听得圆窗外海风如吼,翻身又睡着了。第二天热便退尽。”这种思念母亲成病,又因梦见母亲得愈的境况凝成了诗篇,这些情切意绵的诗篇垒砌成一个临时的支架,替代这被抽去的梁柱,以保持这灵魂的平衡。《纸船——寄母亲》也是在太平洋舟中写成。诗的构思是将怀念母亲的至情寄托于童心复归的天真行为之中:她叠成许多小小的纸船,抛到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她还是乐此不疲地折叠丢抛: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冰心在去国的三年中由于远离母亲,常常沉浸在母爱的怀念中,所以她这三年中为母爱放歌,占了她这一时期作品的很大篇幅,使冰心成为世界文学中抒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当然,冰心不仅以凄恻纤美的文字歌颂母爱,她也以一个航海家的爱女的身份,写她与海中的风浪搏战,并以胜利者的骄傲自豪地说:“海已证明了我确是父亲的女儿。”在这些文字中也闪露出一名技击者“磨剑赴敌”的豪迈气概。在去国前,她父亲曾对她说:“这番横渡太平洋,你若晕船,不配作我的女儿!”因此,当她听到风浪即将降临时,使她产生出一种“无名的喜悦”,像一位初出茅庐的自信的武士,跳上擂台,跃跃欲试其身手一般。当她看到同伴们在摇晃的海舟中反侧欹斜;掩口蹙然,面色无主,纷纷散去时,她的心神飞越,像一仗剑下龙宫赴宴一样,登上了船的最高层甲板,冰心说:“如同准备着去赴海的女神召请去对酌的一个夜宴;又如同磨剑赴敌,对手是一个闻名的健者,而自己却有几分胜利的把握。”这样的文字在她去国所写的篇章中虽不多见,却也别具一格,在女性的妩媚中透出一派英气,与抒写母爱的文略有差异而风格协和。(选自《冰心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五、《纸船——寄母亲》赏析(潘颂德)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得见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粘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中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如果说这一想像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那么,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诗人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在。怀念母亲的感情,比较抽象,写作时易流于空洞浮泛。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发就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选自《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